解放日报|杨德广 汤啸天:从基础教育抓起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

时间:2024-02-20浏览:10

当今世界,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,教育的基础性、先导性、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。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、科技强国、人才强国的过程中,有必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,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。

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,应当从小抓起,从基础教育抓起。教育学理论认为,接受适宜的教育是促进超常儿童发挥潜能、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前提。袁隆平团队创造双季稻亩产1530.76公斤的奇迹,正因为他们从数万亩农田中挑选出最优秀的种子,放在特定的环境里精心培育。拔尖人才培养的道理也是如此。

新时代新征程上,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,需要把超常教育、天才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。具体来说,有如下几个建议:

第一,准确把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与特性。

好种要播在好时节。过期的种子培育不出茁壮的禾苗、结不出优质的果实。心理学研究表明,少年儿童的智力开发有三个拐点,分别是4岁、7岁、13岁。要承认,少年儿童的差异性、可塑性存在于不同的成长阶段,有必要实行“良种良育”的科学措施,既不能拔苗助长,也不能事后“追肥”。对于具有特长的学生,在满足义务教育要求的前提下,应当提供个别化、个性化的培育条件。

第二,制定科学的拔尖创新人才筛选标准和培养方法。

所有学生都希望能进入优质学校学习,所有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优秀。然而,优质学校毕竟是有限的。哪些学生可以进入优质学校,应当有更为科学、具体的标准。对于偏才、怪才学生,可进行专门的考核测试。学生接受选拔先自愿报名,入围的学生由学校组织综合评价、严格审核、择优录取,并全程录音录像,以备复查。

相关培养不搞“一锤定音”,每学期、每学年可进行再考核、再筛选。对不能胜任高强度学习的学生,应设计好有利于保护隐私的平稳退出机制。这也可以杜绝招生中的不正之风,并促使相关家长、学生理性选择。

第三,总结过往经验,进一步办好“少年班”。

我国多所高校办有“少年班”,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,但也存在封闭性过强、同行间交流不够等问题。新形势下,“少年班”教学应当遵循教育规律,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,突出各校特长继续试办。同时,要进一步吸纳教育学、人才学、心理学的师资力量,强化综合素质教育。

清华大学“邱成桐少年班”已在全国十几所重点中学直接招生,选才招生范围拓展至初中。这是大中学衔接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创举。有关方面不妨组织力量进行跟踪式研究,进一步总结经验,并在条件成熟时适度予以推广和提升。

(本文刊于2024年2月20日解放日报11版思想周刊/新论/广告,作者分别为长三角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、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,外围买球app有哪些教授、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特邀研究员)

阅读原文

返回原图
/